伯恩茅斯/卡塔尔历史/美洲杯国家排名/格拉斯哥流浪者

如何建一個更經濟的被動房

來源:PHI

    在德國和歐洲實現大規模應用被動房的過程中,經濟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當用戶能夠負擔得起這種建筑,只有當增量投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被動房原理才可能被更廣泛的接受。德國的邊界條件已經顯示,被動房標準在經濟性上是可行的。增量投資成本可以通過節能效益在合理時間內回收。


    幾乎任何建筑設計都可以建成被動房,但另一方面,如果遵循推薦的設計準則,建設被動房可以經濟得多。

    大多數最終的建造成本,在一開始設計時就已經決定了。因此,是否要建被動房,最好在畫出第一張草圖之前,甚至在買地之前,就作出決定。

    當然,建筑設計涉及到許多方面,都不應忽視。這里先專注于建筑成本效益,以下各方面應在整個規劃過程中加以考慮:

建筑圍護結構

    緊湊的建筑圍護結構,盡量減小外表面積,這是相對昂貴的部分。避免不必要的突出處,例如飄窗,壁龕,塔樓。預留足夠的樓層凈空高度,但安裝施工設計方式應避免產生額外的構造高度,這會導致很大的吊頂(和額外的外墻面積)。任何額外的外表面都會增加室內室外之間的熱傳遞。為維持相等的熱傳遞量,會被迫因為這些增加的面積而增加保溫。

送風和回風

    每戶住宅單元中,送風房間和回風房間應合理安排,避免送風管與回風管交叉。否則在交叉點就需要額外的空間高度。在每戶單元中將浴室和廚房集中在同一側很有幫助。它也減少了供水和污水管道的長度,簡化可能需要的浴室散熱器連接。此外,熱水管越少,管理熱損失就越少。

    在平面布置中常有一個或多個中央起居室。這些空間并不一定需要專門的送風或回風連接。這里的新鮮空氣可以通過從其他房間溢流的空氣提供。

熱水系統

    在采暖為主的氣候區,盡量將熱水系統(包括分管和水箱)置于熱圍護結構之內,這樣管道的熱損失,會抵消部分采暖需求,這樣管道的熱損失,會抵消部分采暖需求,也就是這些損失的一部分實際上得到了回收。在制冷為主的氣候區,盡可能將熱水系統置于的熱圍護結構的外面。這兩種情況下都要盡可能地減少管道長度。

管道路徑

    在出最終圖紙之前,設計好所有管道的路徑,包括墻體和天花板的必要開口。留孔比鉆孔要經濟。

開窗面積及朝向

    選擇足夠的開窗面積,以獲得充足日光照明及通風(在溫和季節),但要考慮窗戶是熱圍護結構中最昂貴的部分。與有保溫的墻體相比,窗戶在需采暖的時期熱流失更高,在需制冷的時期熱負荷更大。只有在南立面,有利條件下冬季的太陽得熱可能高于熱流失。

除非必要,不要把大窗戶分割為多個小塊。

    房間安排應讓窗戶大多數面積朝南(在采暖為主的氣候區,冬日的低角度陽光能夠獲得太陽能);或朝北朝南(在制冷為主的氣候區,這里大多數太陽能熱負荷在屋頂上,其次在東、西立面)。這樣的設計可以同時優化冬季和夏季太陽能得熱。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頁
  • 電話
  • 留言
  • 位置
  •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