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房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屋面系統?
來源:中國被動式建筑聯盟作者:楊廣林
說起被動房,很多人了解,也有很多人陌生,先普及一個概念,被動式建筑是由英文Passive Design翻譯而來,就是應用自然界的陽光、風力、氣溫、濕度的自然原理,盡量不依賴常規能源的消耗,以規劃、設計、環境配置的建筑手法來改善和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基本不需要額外加裝采暖、制冷設備。被動式建筑并不是一種單一的能耗標準,而是一種兼顧效能和最佳舒適度及經濟性的解決方案。室內溫度;冬季設計溫度20℃ ,夏季設計溫度25℃,空氣相對濕度:30%~65%。綜合來說就是節能、舒適、健康的一種建筑,可以稱為中國好房子。
朗詩布魯克被動房
1991年,第一棟被動房建筑物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市卡拉尼西斯泰因拔地而起,開啟了建筑物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共計有6000多棟被動房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和意大利投入使用。而“漢堡之家”成為中國境內首座獲得認證的“被動房”,從此被動房在我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德國達姆斯塔特被動房
被動房不需要額外加裝采暖、制冷設備,這就對建筑外圍護系統有非常高的要求,屋面系統、門窗系統、外墻系統、地面系統是被動房最為重要的外圍護結構,為了減少外圍護系統熱的傳導,就必須做到絕熱、氣密、防熱橋,以及性能能夠長久保持。作者長期研究屋面,那么我們常規屋面做法可以用嗎?
說起常規屋面做法,還真沒有人能說清楚什么樣的做法是常規做法,本人參與了絕大部分被動房建筑的屋面的建設,也參與過無數個非被動房的屋面建設,基本很少有兩個屋面做法及所選材料相同的建筑。在我國,基本上不存在常規做法,不同的設計師設計的屋面構造與選材都有差異。
根據一份來自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的報告顯示,在他們派遣專員前往全國各大中城市,每座城市隨機調查一百棟建筑后,發現了一個觸目驚心的問題:每座城市的建筑物屋面漏水率達90%以上,有的城市滲漏率甚至達到驚人的100%,所謂的常規做法是什么沒有人能說得清,但是可以說清楚的是所謂的“常規做法”的建筑物大部分滲漏。那么滲漏對被動房還有什么影響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對國內屋面做法也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以建筑平屋面為例,通過對屋面解剖、圖紙也發現國內屋面不存在常規做法,所謂的常規做法一定是構造相同,所用材料相同才可以稱為常規做法,但是局部存在兩種“常規構造”,第一種常規構造見下圖:
這種構造做法為保溫層上設計了找平層或者找坡層,號稱正置式做法,那么這種做法存在問題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普及兩個常識,第一個常識為保溫材料的保溫原理,首先材料是熱絕緣體,其次是降低空氣對流。第二個常識是,保溫最怕水,很多人說我用的保溫材料是憎水性的,不怕水,其實是對了一半,憎水保溫層確實吸水率很低,但是如果被水包裹著,保溫層保溫性能衰減會加快,并且水是熱導體,通過水及水汽也會導熱,類似我們穿一件潮濕的或者內襯有水的羽絨服,你感受的是水的溫度,不是羽絨的溫度,所以含有水的保溫板傳遞的是水的溫度,不是保溫板的溫度。那么這種常規構造到有問什么問題嗎?
這種構造的保溫材料上施工砂漿找平或者找坡層,都是現場澆筑并且是濕的,如果上面是找坡層,至少需要20天才能干燥,如果是找平層也需要10天干燥時間,并且無法控制裂縫,這樣如果在沒有施工防水材料前,下一場雨,整個保溫層會被水浸泡,更是難以干燥,所以絕大部分項目都是在保溫層里含有水的情況下施工防水的,北方冬天會發生凍融現象,加劇破壞防水層和保溫層,這樣嚴重影響了保溫板的使用性能。同時防水材料下面如果有水,也會造成防水材料老化加速。下圖1取樣于屋面較高部位,發現含有較多水珠,圖2取樣于屋面較低處,發現保溫層里面是全是水。這樣直接影響到建筑屋面的保溫性能和防水效果,最終導致屋面的發霉以及滲漏。
圖1
圖2
第二種常見構造做法號稱倒置式屋面,見下圖:
這種做法是先做防水卷材,然后再鋪貼保溫板及保護層,當年推行這種做法的原因是防水材料差,壽命短,用保溫材料進行保護,并且解決前面講到的正置式做法基層含水問題,通過20年的使用歷史告訴我們,這種做法也是失敗的,首先保溫材料里面全部被水包裹,幾乎失去了保溫性能,在北方凍融更是直接破壞保溫層,其次是防水材料其實也怕水,如果防水材料長時間浸泡在水里,搭接部位,節點部位很快會開膠,類似我們穿的皮鞋長期在水里走,很快會開膠一樣,這是因為水會不斷侵蝕解封,水分子還會進入部分種類的防水材料內部,這種做法不僅僅防水性能得不到保護,還會使保溫材料失去性能。
材料性能與材料的應用性能其實并不相同,如果看某一種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很好,這種導熱系數是在干燥情況下測試所得,但是如果應用的時候是被水包裹,其實他的性能就大打折扣了,這是我們國內建筑市場長期缺少研究系統應用的能造成的結果。
綜合上面常見的兩種構造,也是造成了我們國內建筑滲漏居高不下的原因,更是與被動房絕熱、防熱橋、性能長久保持嚴重違背。
那么前面說了兩種常規構造做法無法達到被動房的要求,那么被動房屋面到底該怎么做呢?首先要了解被動房對屋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肯定是非常好的絕熱性能,良好的防水性能,也就是戶外的熱量盡可能的少的傳遞到室內,室內的熱量盡量少的傳遞時出去,戶外的雨水進入不了室內,室內的水汽也不要進入屋面影響保溫性能,見下圖3。
圖3
從上圖可以看出,要想隔絕熱量,就需要絕熱板發揮自己的最佳性能,而保持干燥可以使任何保溫板都能發揮出自身的最佳性能,所以在保溫下面設置蒸汽阻攔層,保溫板上面直接設置防水層,這種三明治的做法就可以保證保溫層的性能,也實現防水防潮的作用。
“材料是基礎、設計是前提、施工是關鍵、管理是保障”,想要建設好一座被動式建筑就必須全面的落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設計了合理的構造,就得根據這個構造選擇適合的材料,然后通過合適的功法施工,通過管理協調監督工作,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失去。
圖4
通過上圖設計可以看出,第一步先隔汽層應選用蒸汽阻攔性能好的材料,施工方便的,比如具有非常致密的鋁箔胎基的瀝青自粘卷材做蒸汽阻攔層,既解決了隔汽問題,又解決了與屋面板粘結問題。
第二步將保溫層粘結在隔汽層上,杜絕保溫移動所導致的板縫無法控制,需要說明的是不可采用慢干或者含水性的粘結材料,可以采用PU粘結膠快速粘結,無水汽。保溫層可以根據屋面上的荷載、燃燒等級、可接受的厚度等選擇合適保溫板,比如選擇高密度(30kg/m3)的石墨聚苯板,聚苯板、復合聚氨酯保溫板等。
第三步將底層防水材料直接粘結在保溫板上,這需要與保溫材料可以相容,并且尺寸穩定的、可以自粘的防水材料。
第四步將面層防水材料粘結在底層防水層上,需要與底層防水材料相容,并且尺寸穩定的防水材料。
通過以上四步的施工既實現了防水隔汽的作用,又可以使保溫材料處于絕對干燥的應用環境。當然一個合理的設計不僅僅體現在應用上,還應該能夠克服施工過程當中下雨的影響,一旦中途下雨使雨水進入保溫板影響保溫性能,這種屋面設計也是有缺陷的。那么這種做法如何避免施工過程下雨對保溫的影響呢?見圖5。
圖5
從圖5可以看出,假如施工過程中下雨,則可以將底層防水卷材直接粘結在隔汽層上,等降雨停止后,等待隔汽層表面干燥后繼續鋪設保溫板和防水卷材即可。
綜上所述,可以回答被動房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屋面系統:被動房需要一個屋面保溫材料絕對長期干燥的屋面系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