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茅斯/卡塔尔历史/美洲杯国家排名/格拉斯哥流浪者

中德兩座“市民中心”帶給我們的啟示

近日,即將投入使用、被稱為“世界上最大單體被動式公用建筑”的株洲市市民中心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這個集“便民服務”、“創業服務”、“休閑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市民服務中心,因其環保、節能、友好、便捷的設計理念和時代感、科技感強的設計風格,使之成為株洲這座城市里一道靚麗的風景。


2_02.jpg9.webp.jpg


株洲市民中心最大的特點是采用了被動式超低能耗技術設計建造,這種建筑不需通過主動的采暖和空調,而是利用地面、墻體、門窗的保溫隔熱和熱回收新風系統就能實現室內四季的恒溫、恒濕、恒氧、恒凈和恒靜,同時其能耗僅為同類建筑的1/6至1/10。


市民中心建筑面積62000多平方米,體量這么大的公共建筑采用被動式技術建造,充分體現了政府決策者對城市建筑綠色節能化發展趨勢的把握和勇于嘗試的決心。


無獨有偶,在被動式建筑的發源地——德國,也有一個城市建造了一座類似的“市民中心”,這就是弗萊堡市新市政廳。

弗萊堡市政廳.jpg

弗萊堡市是德國一座歷史名城,新市政廳用于替代原先建于1960年的政府大樓,位于建筑一層的市民服務中心是該項目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會議室以及職員餐廳。一期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于2017年建成。


該建筑基于嚴格的PassivHaus標準(被動房標準),市政廳大樓每年在空調、通風和熱水供給方面的基本能源需求量僅為45kWh每平方米,僅為同類現代辦公建筑能源需求量的40%。


市政廳大樓的立面以縱向排布的、具有高隔熱性能的光伏板模塊構成。通高的立面結構能夠使采光質量得到優化。其每年生產的能量要多于自身消耗的能量,多出來的能量會被用于城市的電網系統,因此該建筑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座‘能源盈余’的公共建筑”。

相隔萬里之遙的兩個城市,在城市政府工程的設計上不約而同地貫徹了節能的理念,都采用了被動式技術,這雖然不是巧合,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

啟示一:節能技術的探索永無止境

自人類認識到要盡力節省建筑能耗以來,節能建筑從低能耗、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再到產能建筑,人們不斷利用各種方式、各種技術提升建筑節能水平,目前已達到建筑不僅不耗費能源,而且還能生產能源。如何在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更多地讓建筑節約(或者獲得)能源,探索的道路沒有終點。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歐美發達國家仍然遠遠領先于我國,我們還應盡力追趕、力爭超越。
啟示二:節能技術應用應充分開發本地資源

弗萊堡新市政廳的外立面之所以采用大面積縱向排布的、具有高隔熱性能的光伏板模塊,這與當地擁有優越的光照條件有關:弗萊堡市年平均日照時間超過1800個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量1115KW/㎡,是德國日照最充足的城市,太陽能發電運用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因此,市政廳采用這種節能設計就不奇怪了。這也充分說明節能技術開發應用應因地制宜,利用本地優勢,充分開發本地資源。
啟示三:政府應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建筑節能技術的運用無疑會一定程度地提高建筑的成本,這也是目前節能技術推廣的一大掣肘。此時,政府的政策、法令和示范性項目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歐盟已經規定到2020年,所有的新建建筑必須是被動式建筑;國內各級有關部門也就建設超低能耗建筑提出了一系列規劃和鼓勵措施。而株洲市民中心、弗萊堡新市政廳這種大型節能公共建筑的面世所引發的公眾關注,也必將對普及綠色環保理念、推廣節能建筑技術、提升城市品位帶來巨大的示范效應和推動力量。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頁
  • 電話
  • 留言
  • 位置
  • 關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