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茅斯/卡塔尔历史/美洲杯国家排名/格拉斯哥流浪者

首頁 >> 被動房百科 >>走進被動房 >> 18問被動房!
详细内容

18問被動房!

來源:綠色建筑研習社

1問:被動房是新興的建筑節能概念嗎?

    不是,被動房(passive house)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由瑞典建筑學阿薩姆森教授和德國菲斯特博士首先提出,被動房是從德國建筑學界興起的低能耗建筑發展而來。


2問:世界上只有一家被動房研究機構嗎?

    其實,全球多所院校都設有被動房的相關研究機構,只是,由費斯特博士成立的達姆斯塔特研究所(PHI)最為權威。


3問:主動式設計與被動式設計的發展關系?

    在上世紀末,建筑界的主動式設計與被動式設計是并行發展的,主動式設計占據主要地位。但經過幾十年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被動式設計產生的效果更為顯著,也容易被市場接受。


4問:新技術新設備是否與被動房理念相背?

    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更多的是從優化供給的角度提高設備的效率來滿足建筑能耗下降的要求,而這一做法會忽略對建筑能耗需求的控制,實際上需求和供給是雙向并存的。


5問:被動房與被動式節能設計的關系?

    被動房是被動式節能設計中的一個類型,但它不同于泛泛的被動式節能建筑概念。被動房是被動式設計中更具有科學化和專門化屬性的一種設計類別,擁有設計標準、體系和方法。


6問:被動房采用的技術體系是被動式方法和技術嗎?

    并不完全是,被動房設計倡導以被動式優先,主動式方法補充為原則的技術策略。


7問:被動房與傳統采暖方式的關系?

    標準的被動房根本沒有采暖設施,僅靠室內的家用電器等的余熱就能維持室內20度的熱舒適環境。其通過被動方式將采暖能耗降到節能90%,其意義不是數字的差別,是采暖方式的徹底改變,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8問:被動房技術準則是什么?

    第一,加強外圍護體系性能;第二,加大建筑密閉性;第三,應用熱回收的新風系統。


9問:被動房在低收入住宅中可以實現嗎?

    因為節能建筑的建造增加了建筑投資,在市場中不易接受,但如果有市場和政府補貼因素的介入,其在低收入住宅中完全可以實現的。


10問:被動房如何吸引低收入人群?

    從全世界來看,大多數國家雖然都對低收入群體住房有政府補貼,但能源費用是沒有補貼的,被動房所需能源費只是其他傳統建筑的十分之一,這對于低收入人群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這也是為什么北京會出現更多的超低能耗公租房的原因。


11問:被動房如何吸引開發企業?

    在歐美市場,被動房技術相對成熟,可控性強,對于開發商而言,把握性更大。目前在中國,大部分建筑都不是被動房,但被動房建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


12問:被動房與城市節能的關系?

    被動房不僅限于建筑本身,也是可持續理念的一種,對城市而言,對混合功能模式的開發也是基于通過用地布局的設計減少對能耗的需求而起。


13問:中歐百姓居住方面有何不同?

    第一,中國百姓的居住需求與歐洲不同;第二,中國百姓的舒適度感知與歐洲不同;第三,中國百姓的生活習慣與歐洲不同。


14問:中國被動房設計師面臨的最緊迫問題?

    被動房在歐洲國家已形成相對成熟的體系,傳入中國后最關鍵的方向是如何本土化的問題——如何使之既適應中國人的生活需求又實現被動房要求,這是中國被動房設計師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


15問:被動房設計影響建筑美學嗎?

    在設計中,一些形體會更易于實現被動房要求,但從建筑審美上講,不同區域體現出不同的建筑形態。一旦被動房的設計、方式和評估形成比較成熟的體系,就變為建筑基礎性的原則。所以被動房作為普遍性要求,基本上不影響建筑設計的美學變化。


16問:在中國開展被動房認證必要嗎?

    很有必要。被動房市場化后,技術體系本土化的同時,監管體系也可以本土化,有關被動房的標準可在德國標準體系上本土化。認證的過程是一個可靠的監管過程,也使開發商推廣自己的產品更有力度。


17問:被動房與中國古代建筑思想是否有契合之處?

    很類似。中國古代沒有類似現在的技術和設備滿足建筑能能源的需求,唯一能做的是通過建筑自身的布局、構件設計抵抗嚴寒和酷熱,這即是被動房技術的雛形。


18問:對老建筑的修復改造是否可以采用被動房技術?

    這是一個國內外建筑師都在面對的問題。對于有歷史價值的建筑而言,可只做局部的改造;對于有實用性而無歷史價值的舊建筑,可以按被動房標準進行改造。目前,在歐洲國家有建成的案例,實施效果很好。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