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玲:被動房與普通房屋優劣比較分析來源:《建設科技》雜志作者:張小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 為什么我們堅持要建被動式低能耗房屋 現在標榜與眾不同的房屋的名詞很多:如美國的凈零能耗建筑;歐盟的近零耗建筑;英國的零碳建筑;丹麥的主動房;德國的被動房、微能建筑和無源建筑;瑞典的被動房;芬蘭的低能耗 建筑;瑞士的迷你房;加拿大的超級節能房(Super-E)、奧地利的A+/A++建筑和韓國的零碳房。名詞多得讓人眼花繚亂,解釋 起來也令人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實際上這些建筑從本質上是按照被動房的理念:盡可能提高建筑本體的性能,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人類對于建造房屋的終極目標追求是建造漂亮的、舒適的、能耗極低的、維護成本極低的永遠不壞的房屋。一位德國專家說,綠色建筑就是有長久使用壽命的漂亮建筑。無論從理念上還是從實踐上做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是房屋建造最正確的選擇。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同其它建筑相比,有如下不同之處: 1、評判體系不同 2、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必須首先是健康建筑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必須是健康建筑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它的建筑構造滿足建筑熱工的要求,建筑的室內一側無結露發霉現象。其二,它的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是優良的,室內的CO2含量、VOC污染物、PM2.5等指標均符國家規定優良標準。所有被動低能耗建筑既要控制好施工設計環節,又要做好的運營室內環境控制。被動式低能耗建筑不但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不得病即不結露發霉;同時要提供優質室內環境,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CO2和其它污染物含量符合國家優質空氣標準規定等。 如果一個房屋內部結露發霉了,它的建筑構造一定出了問題。原因可能或是設計錯誤,或是施工錯誤。這個建筑有多么美麗的名稱或是多么高級認證,它也不能被稱之為被動房。圖1是符合國家節能標準的某高層公寓墻體結露狀況。圖2是該公寓按被動房改造之后室內狀況。按被動房標準改造之后,消除了室內結露發霉的狀況,采暖用能減少了90%。 圖1 改造前墻體 圖2 改造后墻體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健康特性正逐漸被人們認知。譬如,有人住進被動房之后,感冒次數大大減少,心臟病癥狀大為減輕等等。 3、精確計算而不是權衡判斷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耗能極低。室內人與設施散熱變化對能耗和負荷的影響較大。譬如,每增減一個人會對能耗和負荷結果會有10%左右的變化。設計一個好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必須進行精確計算。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規定的方法進行采暖負荷、采暖需求、制冷負荷、制冷需求、采暖一次能源需求、制冷一次能源需求以及總一次能源需求計算,見圖3~4。計算過程中所用的氣候數據庫和人員、設備、燈光等參數的設定必須準確可靠。依據精確的計算結果,設計人員便可準確地為被動房配備設備。已有的被動房運行三年以上的被動式低能耗房屋表明,其實測結果與計算結果非常吻合。 圖3 室內環境冷負荷分析 圖4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得失熱分析 用最終能耗計算結果而不是權衡判斷做出節能率表明一棟建筑的能耗會讓用戶知道確切的能耗水平。這種方法有效避免了計算中的投機取巧和無法用實際能耗追溯設計計算的錯誤情況。因為用戶可以用使用能耗較驗計算結果,從事計算的人員必須認真對待整個計算過程。市場上出現過不同軟件計算同一棟建筑的能耗結果有一倍以上差距的情況。如果用權衡判斷,這兩種計算結果可能都是正確的。而采用精確能耗結果的計算方法,只可能有一種是正確的。 4、全面考慮技術實用性,不是為用設備而用設備 圖5 屋頂太陽能設施
圖6 株洲市創業廣場效果圖 有一個寒冷地區的項目,原本只需安裝一個空氣源熱泵下就可以滿足全年的冷熱需求,但該項目為了滿足某些標識認證的需要,同時配備了地道風、地源熱泵、太陽能熱水溴化鋰機組,同時還安裝了空氣源熱泵。該項目用在新風空調的投資超過1200元/m2,是普通項目的三倍以上。同時,過多產品的使用給房屋使用帶來了負面影響。一是屋面太陽能熱水系統占用了使用面積。該項目屋面設計是屋頂花園。由于屋頂太陽能熱水系統占據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屋頂面積,使原本可利用的300m2休閑使用空間,剩下不到100m2;二是室內機組運行發熱給夏季帶來了負面影響。樓內的機組設施有些部位燙手,增加了夏季的負荷;三是帶來了維護成本的提升。設備用的越多,維護工作越繁重,成本也越高;四是運行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空調系統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5年左右,太陽能熱水系統10-15年。將設備投資折合進使用費用中就能夠判斷出減少建筑用能所付出的代價。這種代價絕不同于我們將普通建筑的使用壽命從幾十年延長到幾百年的增量成本。前者是每隔10-15年就要投入一次,而后者僅是初始成本的一次性投入。 5、精細化設計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必須精細化設計,無法照抄現有的標準圖構造其建筑圖紙和暖通圖紙要比普通建筑多得多。在建筑設計中,所有的重要節點無法靠照抄標準圖解決。設計師必須根據精確的計算,才能確定保溫材料的厚度,關鍵構造節點必須畫出來才能保證建筑構造不出問題。暖通方面除了準確計算出采暖和制冷負荷以配備暖通空調系統外,還必須進行精確的室內環境分析。而CFD被我國建筑設計采用才剛剛開始。利用CFD技術可以準確判定不同暖通空調方案條件下室內溫度、室內相對濕度、室內垂直溫度差、氣流速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室內環境指標,從而幫助設計人員優化方案。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尋求最佳技術解決方案的手段,可以有效減少設備不必要的投資。
而在一般建筑設計中,工程設計人員會憑借經驗和直接引用國家標準圖進行設計;在設備方面基本上按照能滿足峰值要求進行配置。所以不多的圖紙便可搞定整個工程設計。工程中出現的室內結露發霉和大馬拉小馬車就不足為奇了。 圖7 株洲市創業廣場不同高度溫度云圖 圖8 株洲市創業廣場不同高度CO2云圖
就拿窗的安裝工程來說,歷來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中國的建筑在暴風雨中從窗縫滲水是一種常見現象。這種現象同我國現行的外窗安裝方式有關(圖9)。這種安裝方法會導致窗與外墻之間極易形成縫隙。而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外墻與窗之間必須保證氣密層的完整體性。其安裝工藝和安裝方法必然要求精細化(圖10)。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外窗安裝必須帶玻璃安裝,不可先裝窗框,后在現場安裝玻璃。由于此項要求,中國工地已經實現了塑料窗帶玻璃整窗安裝(圖11)。這是一項重大的進步,它保障了外窗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免遭破壞,同時促使大批質量平平的生產企業轉型升級,否則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圖9 窗與外墻用聚氨酯發泡填縫 圖10 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窗的安裝方法 圖11 塑料窗帶玻璃安裝 7、追求耐久性好的產品 圖12 SBS改性瀝青卷材圖13 劣質的SBS改性瀝青卷材 8、成為城市綠軸而不是城市熱島 9、霧霾空氣中的安全島 10、永遠不壞的建筑
原文刊登于《建設科技》雜志,版權歸作者所有。 上一篇被動房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屋面系統?下一篇被動房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