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茅斯/卡塔尔历史/美洲杯国家排名/格拉斯哥流浪者

首頁 >> 被動房百科 >>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規范 >> 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 技術導則前言
详细内容

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 技術導則前言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導致能源和環境矛盾日益突出, 建筑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上行壓力不斷加大。 實施能源資源消費革命發展戰略, 推進城鄉發展從粗放型向綠色低碳型轉變, 對實現新型城鎮化, 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文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秶倚滦统擎偦巹潱
2014-2020)》提出了到 2020 年, 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要超過 50%的目標,《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 要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計劃等措施, 為推動城鄉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和要求。
    從世界范圍看, 歐盟等發達國家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不斷提高建筑能效水平。 歐盟
2002 年通過并于 2010 年修訂的《建筑能效指令》(EPBD),要求歐盟國家在 2020 年前,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須達到近零能耗水平。丹麥要求 2020 年后居住建筑全年冷熱需求降低至 20 kWh/m2·a)以下; 英國要求 2016 年后新建建筑達到零碳, 2019 年后公共建筑達到零碳; 德國要求 202012 31 日后新建建筑達到近零能耗, 2018 12 31 日后政府部門擁有或使用的建筑達到近零能耗。 德國“被動動”(passive house) 是實現近零能耗目標的一種技術體系, 它通過大幅度提升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和氣密性, 同時利用高效新風熱回收技術, 將建筑供暖需求降低到 15 kWh/m2·a)以下。 美國要求2020-2030 零能耗建筑應在技術經濟上可行; 韓國提出 2025 年全面實現零能耗建筑目標。 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制定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目標和技術政策, 建立適合本國特點的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及相應技術體系, 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為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在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德國聯邦交通、 建設及城市發展部的支持下, 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與德國能源署自
2007 年起在建筑節能領域開展技術交流、 培訓和合作, 引進德國先進建筑節能技術, 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為重點, 建設了河北秦皇島在水一方、黑龍江哈爾濱溪樹庭院等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工程。 同時與美國、 加拿大、丹麥、瑞典等多個國家開展了近零能耗建筑節能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示范項目在山東、河北、 新疆、 浙江等地陸續涌現,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國地域廣闊, 各地區氣候差異大, 經濟發展水平和室內環境標準低, 建筑特點、建筑技術和產業水平以及人們生活習慣, 和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相比存在很大不同。 為了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及標準體系, 并與我國綠色建筑發展戰略相結合, 更好地指導我國超低能耗建筑和綠色建筑的推廣, 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托, 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聯盟組織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開展了《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 的編制工作。

    導則借鑒了國外被動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的經驗, 結合我國已有工程實踐, 明確了我國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定義、 不同氣候區技術指標及設計、施工、運行和評價技術要點, 為全國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建設提供指導。希望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 以本導則為依據, 正確領會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建設理念, 轉變傳統設計思路, 重視并認真細致地做好設計、 施工細節的控制和管理, 結合本地實際, 不斷探索、 豐富和完善技術體系, 為我國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seo seo